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看到這本書,我不知道施約瑟是誰,也没聽過他的名字。 也許是在聖靈的感動下買了這本書, 也在聖靈的感動下開始閱讀這本書。 讀完之後真有一份相見恨晚的感覺,它開拓了我的視野,看到神用不一樣的人(也是不完全的人)來成就祂要成就的事! 我願意把我的心得條列如下:
1. 這不但是施的瑟個人的傳記,也是清末傳教士在中國宣教的歷史紀錄。
2. 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見,就算是屬於神的人,也因為人的不完全甚至彼此攻訐。 這部書並沒有把屬神的人美化, 反而就歷史事實詳加記載。
3. 因著宣教士們對「上帝」、「神」及「天主」這譯名的爭論,發現中國典籍裡有一神的概念。當然有反對的論證,但不論正反,我看到的是這些宣教士的博學,努力,付出及擺上。 正如保羅所說的「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唯有神叫他生長」( 哥林多前書3章6節)。神正使用了這些離鄉背井來華的宣教士, 他們撒了種,澆了水,神也讓基督徒在這土地上生長了。
4. 明辨神的呼召並執著在神的呼召中並非一蹴可及的。這通常會花費一段時間去體會、去理解, 才能有確切的確據。 施約瑟找到了他的呼召, 他的成就不是讓他個人得到榮耀,而他對華人了解神話語的貢獻是不容抹煞的。
5. 本書作者伊愛蓮讓這本書不光只是一位偉人的傳記,更在學術上有很深的價值。她把宣教士,漢學家們所持的觀點用淺顯易懂的話語,不偏頗的陳述出來。更在文章最後評論「如果是這樣而非那樣,整個中國傳教史會是如何?」是沒有意義的。
6. 我過去對中國近代史總是帶著一個悲觀憂傷的看法,覺得是中國人的悲劇,總是帶著負面情緒去面對八國聯軍,五口通商, 不平等條約等等。 或許在表面的憂傷痛苦之下,是一個得著救恩的轉機,畢竟「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這不但是一本普科的書,更是一本值得深入思考的哲學書;不只是有淺顯意懂的文字講述了一個複雜的創造,更是一個描述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科學家們一步一步的朝著了解免疫系統的大方向前進,前撲後繼,在作者大力鼓吹的「合作」下蹒跚前進。每進一步,背後都有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無眠無休的努力,更有多數罹患重病的無名或有名英雄用生命的樂章刻劃下一丁點痕迹。這無名或有名的英雄就是作者稱之為阿爾戈英雄。科學的進步就在這兩類人的犧牲與奉獻下展開。
作者在每個個案中帶領我們了解免疫系統是如何運作,是如何在生命慶典中協調合作,讓讀者們有身入其境之感,甚至覺得自己就在字裡行間 或隱或現。 作者卻更願意把鏡頭拉遠,角度放大地去看免疫系統的功能及它所帶來的相關疾病。從半空鳥瞰看下來,我們才能清楚了解免疫系統的良善與邪惡,從而一窺生與死的奥祕及意義。
喜歡簡媜的書是從她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開始。回台灣時在士林的舊書攤買到了另外兩本書「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及「 我為你灑下月光」,但都没時間讀, 一直到讀墨出了電子版的紅嬰仔。 簡媜的散文跟一般的散文作家很不一樣。雖然我不是文學評論家,平時看的散文也少, 卻依然感到她的散文不是用華麗辭藻堆砌成的,更不是無病呻吟為寫作而寫作。她的文字平實,卻常有交錯穿戴的錯愕。 但這錯愕並不是怪異的張冠李戴,卻是突發異想的驚奇,造成非凡特殊的「笑」果。「紅嬰仔」不但以顯微觀察描述了孩子的成長,做母親的內心微妙的起伏變化,更在密語中闡述了正面的哲學思想,對教育,對社會,對父母,對丈夫,對爸爸,對自己。這是本生命的書,在書最後一位男生的心靈闡述,見證了這本書的「有機」的一面。絕對值得一讀再讀!
2020Readmoo線上國際書展